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爆款恰自来?《经典咏流传》总导演详解幕后
《经典咏流传》自开播以来,节目内容引发广泛赞誉,传播引发现象级刷屏,可谓一季度荧屏爆款。3月30日,在总局例会上,节目总导演田梅从模式、立意、操作、传播等方面,向全国广电同行分享了经验。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展现出竞相开放的姿态。2018年的春天,有一朵“小花”格外引人注目。它沉寂了300年,却在一夜之间温暖了万千观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苔》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小诗,因为《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它的传播量可能超过了过去近三百年的总和,仅在微信端,就引发了超过3000万的阅读量,官方微信推文单篇阅读高达350万+。《苔》的全网播放量突破6000万,成为春节期间热门歌曲。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教授在评价《经典咏流传》时提到:“这档节目不只是《苔》的’一支独秀’,而是造就了诗词音乐的’春色满园’。”节目开播以来,已经引发了多次现象级刷屏。节目相关歌曲霸屏QQ音乐排行榜,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波诗词歌曲的热潮。收视率在34城平均达1.418%,创一年来文化节目新高,豆瓣评分高达9.4,《广电时评》7次发表节目评论文章,也是唯一一档《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刊登评论文章的电视节目。除此之外,新华社、光明日报、共青团中央、紫光阁、央视新闻等逾100家权威媒体纷纷发布了节目相关内容。节目引发的效应已成为今年两会讨论的热点。
为什么要做这么一档节目,为什么想到通过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形式来传承传统文化?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总监张国飞的话来说,这档节目是直接响应和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号召。
诗词+音乐:创造当下流行与未来经典
早在2016年,我们团队就想要研发一档全新的音乐节目。此前,团队已经策划并制作了两档公益类音乐节目,《梦想合唱团》和《梦想星搭档》。过去的梦想系列都是以公益为目的,以音乐为载体,关于音乐节目的创新,团队一直在寻找新的突破口。
如何创新,如何破题?
“音乐+文化”的创新模式是一开始就确立的基本方向,但这条路无疑非常艰难。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副总监、节目总策划许文广曾提出:“我们是在寻找央视文化节目新的破局,这种破局不只在于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节目立意的新突破。”
两年多里,团队撰写了无数版节目方案。从2016年开始,综合频道的创新“台账”上,每周都记录着这一节目的研发进度。直到节目播出,《经典咏流传》团队上下都仍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但无论怎么样,团队都坚信,将古诗词改编为流行音乐是一个可行的模式。
《经典咏流传》抛弃了音乐节目的竞演模式和文化节目的答题模式,研发出一种“轻赛制、重传播”的架构,核心诉求紧紧围绕古典诗词的旋律新编、歌曲演绎、大众传播,强化时代性和时尚感。这不只是节目模式的创新,在立意层面也实现了突破,旨在引发新的文化现象,号召、动员和参与一种全民互动传唱经典的文化行为。
开创者的路总是艰难而崎岖的,节目的创作过程面临着“四难”:
第一难是诗词的选择难。古诗词是节目核心所在,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挑选出最经典、最适合传唱的那一部分?团队捋过的古诗词不下两千首,最终进入古诗词备选池的有四五百首。此外,还有一个专家顾问团给节目组上课,确保每首诗词都能得到准确的传达。
第二难是诗词歌曲的创作难。将古典诗词改编成流行音乐,并不是简单地将两种艺术形态进行结合,而是需要创作者在充分理解诗词内涵和意境的基础上,将其改编成能够被大众接受、乐于传播的流行音乐。筹备过程中,节目组曾多次集结音乐人座谈,探寻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自然融合之道,同时还邀请了当今音乐市场最活跃的制作人之一刘卓,担当音乐总监。
第三难是经典作品的呈现难。一首好的作品,如何设计和展现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也是耗费团队大量精力讨论和推敲的地方。打磨经典作品,团队希望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极致,舞美、灯光、乐团、导播、摄像、后期等部门,聘请的都是业界顶级的团队。
第四难是星素结合,挖掘背后的故事难。缺少了竞技元素,节目需要从新的角度来增加看点,吸引观众,只有挖掘出真实且动人的故事,才能让整个作品有血有肉有温度。除了歌手和艺人,“传唱人”的范围拓宽到了所有普通人,只要是诗词爱好者,或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就有可能成为《经典咏流传》的“传唱人”。
除了创作,主持人与鉴赏团的设置也经过精心设计与安排。撒贝宁拥有央视主持人与北大高材生的双重身份,当之无愧成为这档年轻又富有内涵的文化节目的主持人。四位鉴赏团的成员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作曲家王黎光,音乐人庾澄庆,主持人曾宝仪。他们从多角度全面解析、品鉴经典,让流传千百年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旋律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情感+情怀:在古今观照中汲取新力量
时代潮流瞬息万变,但经典文化的“共同情感”从未改变。当“经典传唱人”和着优美的旋律唱出这些动人的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到先祖对美好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用一个“情”字表达对节目的感受,并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解读:情怀上,看似咏读经典,实际上是表达我们共同的情怀,在字里行间表达对我们的先祖、文脉、价值的认同和记忆,这种情怀是节目体现国家大台风范的关键;情感上,节目寻找到大家共同的情感寄托点并直击情感的动情点;情绪上,节目保持了情绪状态的自然流畅,观众、鉴赏团都沿着一种情绪状态顺着去走。
说到“情”与“感动”,不得不提《苔》这首歌。当支教老师梁俊与山村孩子,用纯真质朴的声音在舞台上“如牡丹般绽放”时,没有人能克制住眼中的泪水。梁俊在贵州省乌蒙山支教的两年时间,将50多首古诗谱写成歌,并教会了孩子们吟唱,《苔》就是其中一首。他告诉孩子们,即使“苔花如米小”,也要像牡丹一样勇敢绽放。梁俊是这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之一,虽然看似平凡,但却拥有可贵的品质、动人的情怀。他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我们学唱古诗、学习语文,最终学习的,是如何寻找生命的价值。”正是这样一句话,打动了节目组的导演,也更坚定: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太阳照不到我,并不意味着我没有我的青春、我的理想、我的精神风貌,我自己就欢乐地绽放。”康震老师关于这首诗的解读,精炼而到位,给电视机前无数小小“苔花”的心中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第六期节目中出现的嘉宾陈彼得,今年已经74岁,曾经是华语流行乐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从1988年到现在,他先后为100多首古诗词谱曲,致力于创作中华民族自己的“灵魂音乐”。在他看来,这些老祖先们留下来的经典是最珍贵的东西。一首《青玉案·元夕》,震撼了现场的观众,这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带着自己几十年沉甸甸的过往以及对祖国的热爱震荡出的和弦。“生如夏花三十年故乡情歌唱到老,逝如秋叶一万年赤子心落叶归根。” 他用一副对联表达了自己的中国心,也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向心力。
王俊凯《明日歌》以今日少年之风采、唱响明日时代之强音;凤凰传奇带来激情澎湃的《将进酒》以壮志豪情演绎诗仙气魄;汪明荃、罗家英用相濡以沫、携手患难的爱情故事诠释《鹊桥仙》,打动无数观众;黄绮珊《定风波》以岁月的积淀、人生的感悟唱出了对“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理解;奥运健儿孙杨带来《亭亭山上松》,以雄浑壮志展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88岁的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重奏《梁祝》经典,引发全场观众起立致敬;谷建芬用13年时间创作了50首“新学堂歌”,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没有所谓的明星与素人之分,每一个人都是平凡而伟大的“经典传唱人”,他们用自己的故事、声音为观众演绎经典。
传唱+传承:引领价值高地提升文化自信
节目的鉴赏团嘉宾之一、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近年来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大众传媒提高大众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欣赏。他表示,文化艺术绝不是肤浅的“吹拉弹唱”,而是净化心灵、塑造平凡而卓越人格的重要手段。今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特别提出了“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的提案,并获得了另外17名委员的集体点赞。
“在中国古代,‘咏’是朗诵和歌唱结合在一起。这个‘咏’又是双关语,既是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一种期盼。”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的解读为节目赋予了新的文化意义。他力赞《经典咏流传》是央视打造的一个品牌,希望节目里的诸多经典诗歌能够进入校园,成为课间啦啦操的配乐,成为学生们平时随口道来、张口就唱的作品,让青少年更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让经典走进校园,在青少年之间传唱开来,也是节目的一个初衷。一首好的作品,应该是能够让大家自发地产生传播的欲望。本着这个要求,节目推出了《明日歌》《登鹳雀楼》《苔》等旋律朗朗上口、易于传唱的作品,同时,节目中也有合唱团、交响乐、钢琴独奏等艺术性较高的作品,旨在让更多的人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看完节目后表示:“文化是需要传承的,首先要让年轻人了解文化、热爱文化,在自信的基础上才会有文化自觉。”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节目组希望通过这档节目能够让大家知道,艺术的门槛并没有那么难以跨越,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值得重视和珍藏,传承经典的脚步从来都不会也不应该停歇。
时代+时尚:用全新手段与全球视野打造时代强音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是《经典咏流传》进行创新、创作的第一步,为此,团队找到了两把钥匙:一个是时代性,所选的诗词要对当下的中国社会有普遍的观照性;一个是时尚性,节目不是在展示品鉴一件件“古董”,而是要让经典通过今人的创造活起来、流行起来。当代作家梁晓声表示,节目之好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它创制了一种赋古典文学以时代属性的先锋文化样态,是央视在过去一系列文化综艺创新实践的基础之上所孕育的堪称典范的时代佳作”。
“万紫千红总是春”,文化类节目的形态也应当是千姿百态。团队在策划之前,就确定了一个前提——不能重复之前的节目形式,而是要开拓一条原创的、独特的道路出来。《经典咏流传》也证明了文化类节目还有巨大的空间,也希望同行们能够从这座“富矿”中挖掘出更多的财富。机械地照搬和单一地复制,只会让观众迅速产生疲劳,无法进行持续性的传播,唯有创造力和创新性才是开拓新局面的关键。
《经典咏流传》是由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组建的团队所打造的。从获得亚广联大奖的《挑战不可能》、获星光奖综艺节目大奖的《加油向未来》,到开创中国故事全新传播方式的《欢乐中国人》,这支被称作电视综艺节目的梦之队在节目原创模式和节目形式创新方面,一直走在电视传媒领域的前沿。《经典咏流传》的研发与制作,再次展现了这个团队所具备的实力。这也是央视第一次让一档全新的文化节目,从大年初一开始,连续三天在黄金档进行首播。节目播出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第一时间对节目给予肯定,称《经典咏流传》成为继春晚之后,央视奉献给全国人民的又一春节文化盛宴,反响好,能量正!值得赞扬!同时特别提出要对创作团队给予奖励。就在本月,这档在播的《经典咏流传》节目,获得了台长特别奖。这无疑是对《经典咏流传》团队的巨大鼓舞,同时也彰显了央视对新时代高品质文化节目创作的重视,对节目创新突破和开拓新气象的激励。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如何连通亿万小屏打造现象级传播,许文广提出以下观点:“电视节目的生产方式需要从‘以播出为核心’转向‘以传播为核心’。一字之差,意思大不相同。传统的电视制作意识,是以节目的播出为终点,而在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的播出只是起点,是激起传播涟漪的第一朵浪花。”对《经典咏流传》来说,每一期的播出都是一场传播的战役,紧张又忙碌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节目的录制阶段。
《经典咏流传》采用了“1+5”的融媒体传播策略。电视荧屏配合H5互动、微信公众号文章、节目短视频、音频、海报五种新媒体手段,在节目播出时,根据不同终端特性分发内容,从而实现裂变式传播,引爆话题。在荧屏内,节目通过点亮“红心”的方式表达即时即刻对歌曲的喜爱;荧屏外,观众通过微信“摇一摇”实时分享,助力经典传唱。这样的强互动模式使得每首歌都有千万人人次跨屏交互。正如慎海雄部长所说,央视要争取的不仅仅是大屏幕,还有亿万个小屏幕,我们生产的节目,要让观众“爱不释手”。所以,电视节目的目标不仅是做好节目、传递好价值,而且要打造大小屏幕全面开花的传播力,让好的内容、让正能量辐射得更广。
央视综合频道作为国家电视台旗舰频道,不但是宣传的主阵地,也是先锋文化、主流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直是其前行的方向,也是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经典咏流传》依托央视综合频道,在一夜之间,用一朵苔花温暖了万千观众,这就是一种力量,一种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力量。建设新时代伟大事业,包括培育人格、凝聚人心、提升文化自信,靠的都是每一个普通人的“苔花”所凝聚起来的磅礴之力。“苔花如米小”,但只要绽放万千丛,那也是一个大花园,万花竞放,蔚为大观。
更多案例分享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如何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欢乐中国人》第二季总导演详述幕后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结合时代特点,弘扬“红船精神”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专注内容创新,《儿行千里》讲述具有时代精神的家风故事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如何让国宝“活起来”?《国家宝藏》总导演详述幕后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文化节目可以更多元,《阅读·阅美》有拓展还好看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一档原创节目的前世今生,《机智过人》何以“过人”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电视理论节目巧创新,《社会主义“有点潮”》潮在哪儿?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小而美,《唱响中华》如何“萃取”中国故事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开学第一课》如何做到内容和传播“双优”
作者:田梅
编辑:江勇 王海婷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